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汉宣帝葬在了哪

时间: 2021-04-18 22:09:0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汉宣帝葬在了哪

关于汉宣帝和许皇后归葬问题

我看书上说,汉朝皇帝继位,就会开始修筑自己和皇后的陵寝,两个陵寝是毗邻合葬的性质。既然如此,许平君先被霍光鸩杀归葬杜陵南园少陵,后来汉宣帝驾崩后与许平君合葬纯属常事,为什么被后人以“南园遗爱”来称其爱情?
  刘询是汉武帝刘彻和卫子夫的重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因太子谋反案,曾在襁褓之中入狱,后流落民间。19岁时被大将军霍光迎立为皇帝后,不顾霍光希望立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的要求,却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在我贫微之时很喜欢一把古剑,现在我是十分地想念它啊,众位爱卿有没有办法帮我把它找回来呢?”此即是著名的故剑情深。

  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一道诏书了。智商高的大臣开始找剑,情商高的大臣却想起了刘询少时落难民间时娶的糟糠之妻许平君,转而力荐她入主后宫——这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 “许皇后”。

  “南园遗爱”就发生在三年以后,权臣霍光的夫人霍显竟然派人毒杀了许皇后。史书上当然不会详细记录一个男人的悲痛了。在病床前,许平君表示,她觉得没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自己丈夫的,所以她还放不下。宣帝哽咽,说要陪她一起去。平君笑了,摸了摸了他的脸,说:“我还不了解你吗?那不是你的性格,你的心中有我,还有天下。从今往后,你再不也不会因为我分心了吧,好好地做你的事,大汉是你的疆土。”宣帝泪如雨下,站起来起身往外走,那一刻他不是皇帝,只是刘询,他说:“好,好,很好,那你在南园等我。”
  南园,那是他的陵墓,几十年以后,他也会在那里的。
  从此之后,他勤俭治国,深察民间疾苦,雷厉风行整顿吏治,大汉王朝迎来了著名的“中兴时代”。这是一个男人在没有被磨难和仇恨打倒后超越的“小我”,是一个“大男人”的开阔胸襟与责任承担。若干年后人们再读他的故事,纸页之间仍仿佛翻动着他的声音,从容中透着坚强:
  “帝王将相,和我有什么关系?天下人颂扬或者反对,我又何曾真正在乎过?得罪的人也得罪了,温暖的人也温暖了。我只是用意志坚持了我的信念,用行动证明了我的原则,用温情守住了我的善良,做了一回真正的男人。”

  然而,往事越千年,年年春草绿,年年秋叶黄,翻书至末,我却也听到了另外一种声音,无奈中透出着沧桑:“再大的功业,也不如青松黄鹤常伴,不如清涧溪流常闻,谈笑间,荣华灰飞烟灭,你看那满眼的灯火,一世的欢歌,都不过是枕旁一声低低的叹息。”
  南园遗爱,故剑情深。后人广为传诵的唐玄宗与杨玉环的长恨歌与之相比不过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浮华。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其中的一路坎坷,与君共白头的誓言岂是那华美虚无的赏赐与恩宠能够代表的。贫贱不相离,富贵亦相知,故剑情深,知道这个典故的人也许并不知道隐藏在这之后的这么多的阴谋与恩怨。关于权利欲望中的挣扎,关于承诺。那道最浪漫的诏书,见证的是一位贫女与一位帝王最平和温情也是旷古绝今的爱与思念。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216121.htm?fr=aladdin
“西汉的合葬制度不同墓,只在近处即可",我是看百度上面的平阳公主简介上面写的,你可以百度平阳公主,她和卫青墓葬隔了1000多米却称为合葬。宣帝葬于东园,许皇后葬于南园,当时王皇后还在世上,如果没有王皇后的话,他俩合葬就没有任何的异议了。王皇后死时是成帝在位了吧,成帝是许皇后的孙子了,那时隔许皇后死已经很多年了。王皇后最后葬于东园,葬到了宣帝旁边,这么近有点解释不通,我的个人理解:当时王家权倾朝野,后来出了个王莽,就是王家的,成帝的母亲王政君也是王家人。反正最后成帝就将王皇后和宣帝葬一起了,许皇后反而显得孤零零的了。
故剑情深有典故,南园遗爱就不知道有没有典故了,南园应该就是杜陵南园了,可能是指许皇后死后埋葬在哪了吧。我查了一下,南园遗爱和故剑情深应该是放一起讲的吧,体现爱情故事的就应该是故剑情深了,百度上有。
许皇后死后被追谥为恭哀皇后,下葬在西安市郊之南。若干年后,她的丈夫也落葬于此,此地便被称为杜陵。然而许平君没有与刘询合葬,因此她的陵墓单称少陵,也称杜南。

故剑情深,南园遗爱----------刘病已与许平君的故事!

许平君是昌邑(今山东金乡)人。她出生在一个境遇凄惨的家庭里。许平君的父亲名叫许广汉,因被诬告(随扈甘泉宫时夜间错用了同僚的马鞍)“从行而盗”而受腐刑成了一个宦官,先担任过掖庭丞,后转任暴室啬夫——宫廷监狱的典狱官。就在许广汉做宫廷典狱官的时候,刘询来到了掖庭接受文化教育,和许广汉同居一间宿舍,两人成了舍友。却不想相处日长后,许广汉和刘病已到成了忘年交。很自然的,刘病已认识了同样在狱墙边长大的许平君,也掀起了一段让人感伤的帝国情事。而这位许平君更是史有明载得到皇帝丈夫爱情的为数不多的后妃之一。

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此时也已待嫁闺中。在媒人的撮合之下,许广汉不顾夫人反对接受了这位无依无靠、穷得叮当响,连婚礼都无法筹备的没落王孙做自己的女婿。婚后,身无分文的刘病已搬进了岳父许广汉的家里,名曰娶妻,实质上是个依靠岳父生活的上门女婿。这年刘病已十七岁,从此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段关于帝国皇帝和平民皇后的佳话。

刘病已的处境贫寒并没有妨碍他和许平君之间的夫妻情谊。许平君对丈夫体贴入微,刘询活了十七年,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有人嘘寒问暖是个什么滋味。他对不嫌弃自己的妻子和岳父感激涕零。结婚的第二年,小夫妻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出生还不满百日,命运便展示了它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魔力:刘病已被霍光选中,成为大汉王朝的第十任皇帝。

初登大宝的刘病己深知霍光的位高权重。作为武帝的托孤忠臣,霍光的确是兢兢业业为汉家天下着想,他拥立昌邑王为帝,却又把他拉下宝座。这样的能力也不能不让刘病已感激霍光拥立之余又有几分忌惮。于是刘询对霍光是礼敬有加,对霍光,刘询对他都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的。

就只除了一件事。一件让霍光不喜不乐的大事。这就是立皇后。当时众公卿都认为霍光之女霍成君是最佳的皇后人选,甚至于集体上书。为什么?因为霍光与皇室联姻,于霍光是固崇,于皇家则是笼络权臣,于众臣则是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霍光为首的领导班子周围,既然老霍与天子都成了一家人,那么大家多讨好老霍也不算忤逆天子吧?

然而,这时候,皇帝却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我在贫微之时曾经有一把旧剑,现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为我将其找回来。这道寻故剑的旨意情真意切,每字每句都在讲述皇帝眷恋旧情的心意。总算群臣也是揣摩上意的好手,开始一个个请立许氏为皇后,许平君成为大汉皇后。这便是典故“故剑情深”的源头。

患难夫妻,糟糠之妻,刘病已对许平君的爱之深,情之切,让人好生感动。许平君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后吗?应该是,因为只有她是与自己爱的人自由恋爱,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她才能感觉到故剑情深的感动,三宫六院,宫怨深深,但是这里也有一曲传诵了2000年的伟大爱情。

许平君是一个普通人家出身的女子,从小勤俭持家、与人为善,不知道奢侈浪费、目中无人为何物。即使如今成了皇后,也仍然保持着这样的生活习惯。她的身边宫女人数很少,服饰食品都比较简单。而且遵循着普通人家的礼节,对长辈毕恭毕敬。尤其是昭帝刘弗陵的遗孀上官太后,她更是每五天就要去朝见一次,并且亲自为上官太后抹案送菜,服侍得十分周到。——其实上官太后的年纪,比许平君还要小呢。

然而,当这对同患难共富贵的少男少女站在高台上接受百官朝贺,互送深情微笑的时候,他们不会知道,世上最阴险的诡计正在向他们扑过来。

对此事最为不满的,正是霍光一家。而霍光的夫人霍显更是对此事大为光火。作为霍成君的母亲,对于女儿未能正位中宫,心中自然是不快。更何况拒绝迎娶自己女儿的刘病已,完全是靠了霍光才当上皇帝的。

许平君不幸,阻碍了霍显当皇帝丈母娘的光明前程,结果可想而知。

许平君立后第三年,再一次幸福的怀上了病己的孩子,就在她生下这个帝国的小公主的时候,霍显买通女医淳于衍,用产妇忌服的虎狼药送许后归了天。史书上自然不会记载刘询的悲痛,他只能接受这产后血崩的事实,把爱妻葬在了自己百年之地——杜陵的南园(今西安市南郊杜陵),这就是所谓的“南园遗爱”。

“南园遗爱,故剑情深”,刘病已唯一的爱也要牺牲在政治旋涡里。在许平君下葬的那日,天地为之泣,大汉帝国的皇帝此时的心情让整个帝国帝国为之伤感,也只有他的帝国和他知道:是他还是无法保护妻子,让自己的妻子被人毒死,含恨九泉……帝王和帝国的情伤此时只能化为相互内心的独白:一是报仇,二是抚养他们的儿子。一切只为许平君。

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如愿以偿地入宫做了皇后,但四年后刘询仍然立了许平君生的儿子刘奭(元帝)为太子。这回霍显是真正气得吐血了,于是唆使霍皇后毒害太子。而刘病已早已为儿子精心挑选了一名忠心耿耿的保姆,每当霍皇后给刘奭送食物的时候,这保姆便先将食物吃下自己肚里,验证无害之后才送去给小主人,霍皇后的毒药实在找不到放的时候。到霍氏被灭族,皇后也顺理成章地被废。在霍皇后被废后,为了保证许平君儿子绝对的地位,刘病已不立有子的宠妃为后,而选择了一个老实巴交的王氏为后来做儿子的养母,其用心之良苦和对儿子的慈爱如此明显。所以到后来,当宣帝对这个迷恋儒术的儿子极度失望时,而想改立另一个儿子时,也因为思及其早逝的母亲而心软,不忍将其废除。

三五年的夫妻,几十年的不背。

每每我回味“求微时故剑”诏书时,无不为那一种浪漫所感动!而每每回味“南园遗爱”却有一丝淡淡的凄凉,2000多年后的人体会到的“帝国情伤”的凄凉!

刘病已下的“求微时故剑”诏书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一道最浪漫的诏书,一道帝王对贫女的一诺千金,刘病已以他的方式告诉太天下人:我的爱不怕畏惧,我的爱不怕强权;对许平君的爱,我是真情,哪怕前面有千万个反对的霍光和群臣;在我最困顿的日子里,是许平君支持着我,给我幸福,给我快乐。我必须让你,母仪天下,因为你才是我真正最爱的人;无论贫贱、富贵、逆境还是顺境,我们都要在一起!

可惜幸福不能长久,那个不懂政治只是陪伴在他身边的人却要为政治而牺牲,我想刘病已心里一定很痛很痛。在知道爱妻被毒死的真相时,刘询是否后悔当初对于寻访“微时故剑”的坚持?让许平君就做个婕妤(许平君开始时被封为婕妤)是否反而能保全她?那一纸故剑情深诏书的后面,实在有令人心碎的惨痛。不过作为一个皇帝,能不顾权臣的势力,一心对待自己的糟糠,实在是难能可贵。我想如果我是许平君,我会感到满足,皇帝后宫,三千佳丽,对我是特别的啊。得夫如此,妇复何求?哪怕给历史留下一味帝国的千古情伤——南园遗爱……

故剑情深,南园遗爱,那一味淡淡的帝国情伤——这便是刘病已与许平君的故事!

汉宣帝l真实的墓葬是不是我们西安三兆哪?

呵呵``没事问了``这些事我都知道 就是为了加分rn 哈哈``!
黄龙元年(前49年)冬十二月,汉宣帝因病去世,在位25年,享年43岁。谥号孝宣皇帝(按《谥法解》“圣善周闻曰宣”),庙号中宗 ,逝后葬于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太子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
为更好地保护位于西安市南郊的汉宣帝杜陵,有关部门将对杜陵相关遗址进行保护展示,筹建博物馆,同时计划对杜陵部分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西汉皇帝都埋在哪呀?拜托了各位 谢谢

谢啦!
西汉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汉高祖刘邦 前206--前195年 长陵 陕西咸阳市窑店 汉惠帝刘盈 前194--前188年 安陵 咸阳市韩家湾 惠孝张皇后 汉高后吕雉 前187--前180 吕后陵 咸阳长陵东 汉文帝刘恒 前179--前157年 霸陵 西安市东郊 孝文窦皇后 汉景帝刘启 前156--前141年 阳陵 咸阳市张家湾 孝景王皇后 汉武帝刘彻 前140--前87年 茂陵 兴平县南位 李夫人 汉昭帝刘弗陵 前86--前74年 平陵 咸阳市大王 孝昭上官皇后 汉宣帝刘询 前73--前49年 杜陵 长安县东少陵原上 孝宣王皇后 汉元帝刘奭 前48--前33年 渭陵 咸阳市周陵南 孝元王皇后 汉成帝刘骜 前32--前7年 延陵 咸阳市周陵西南 孝成班婕妤 汉哀帝刘欣 前6--前1年 义陵 咸阳市周陵东 汉平帝刘 公元1--5年 康陵 咸阳市周陵西南 孺子婴 6--8年 [新]王 莽 8--23年 淮阳王刘玄 23--25年 东汉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光武帝刘秀 25--57年 原陵 河南孟津 阴皇后 明帝刘庄 58--75年 显节陵 河南洛阳 马皇后 章帝刘炟 76--88年 敬陵 河南洛阳 窦皇后 和帝刘肇 89--105年 慎(顺)陵 河南洛阳 熹皇后 殇帝刘隆 106年 康陵 河南洛阳 安帝刘祜 107--125年 恭陵 河南洛阳 阎皇后 顺帝刘保 126--144年 宪陵 河南洛阳 梁皇后 冲帝刘炳 145年 怀陵 河南洛阳 质帝刘缵 146年 静陵 河南洛阳 桓帝刘志 147--167年 宣陵 河南洛阳 郑皇后 灵帝刘宏 168--189年 文陵 河南洛阳 何皇后 王皇后 少帝刘辩 189年 献帝刘协 190--220年 禅陵 河南修武 曹皇后
西汉11个皇帝的陵墓,除汉文帝刘恒霸陵和汉宣帝刘询杜陵位于渭河以南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塬北端及南郊的少陵塬上,其余九位均安葬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西起兴平市(县级市)豆马村,东到咸阳市正阳乡张家湾
西汉帝陵 帝号及姓氏――陵名――埋葬地址 汉高帝刘邦――长陵――陕西咸阳市窑店乡 汉惠帝刘盈――安陵――陕西咸阳市韩家湾 汉高后吕雉――吕后陵-陕西咸阳长陵东 汉文帝刘恒――霸陵――陕西西安市东郊 汉景帝刘启――阳陵――陕西咸阳市张家湾 汉武帝刘彻――茂陵――陕西咸阳兴平市南位乡 汉昭帝刘弗陵-平陵――陕西咸阳市大王村 汉宣帝刘询――杜陵――陕西长安区东少陵原上 汉元帝刘奭――渭陵――陕西咸阳市周陵南 汉成帝刘骜――延陵――陕西咸阳市周陵西南 汉哀帝刘欣――义陵――陕西咸阳市周陵东 汉平帝刘衎――康陵――陕西咸阳市周陵西南
西汉十二帝陵全部葬于陕西省的西安附近!
事死如生”汉帝陵 ——陕西西汉帝陵与陵园 西汉是我国封建帝国时代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封建社会的各种典章制度的完善、确立和巩固基本上都完成于西汉。封建社会对礼仪典章制度及其重视,丧葬制度是礼仪典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皇帝陵墓,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最高丧葬礼仪,汉代丧葬“事死如生”,帝陵也可以说是西汉封建统治阶级社会历史活动的缩影。对西汉帝陵的勘探与发掘,使我们对西汉历史有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 20世纪初曾有日本学者对汉长安城周围的西汉帝陵进行过调查。西汉帝陵的系统考察,始于20世纪60年代。通过对西汉11个陵的调查,诸陵的位置、范围、封土、附属的后妃墓及陪葬墓等情况大致明了。七八十年代对长陵陪葬墓、茂陵陪葬墓、阳陵刑徒墓地、杜陵陵园及从葬坑、汉高祖薄姬南陵从葬坑等遗存进行了发掘。80年代初对杜陵的发掘,推进了汉代帝陵的研究。1997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对阳陵进行了全面考古钻探和较大面积的试掘。 西汉11个皇帝的陵墓,除汉文帝霸陵和汉宣帝杜陵位于渭河以南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原北端及南郊的少陵原上,其余九位均安葬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西起兴平县豆马村,东到咸阳市正阳乡张家湾,依次排列着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汉成帝延陵、汉平帝康陵、汉元帝渭陵、汉哀帝义陵、汉惠帝安陵、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为什么汉文帝霸陵和汉宣帝杜陵没有修在咸阳原上呢?一方面是因为汉代帝陵埋葬有严格的昭穆制度;一方面文帝力求节俭,所以选择在因山为陵。宣帝当皇帝之前“周徧三辅”、“尤乐杜、鄠之间,率常在下杜”(《汉书·宣帝纪》),他的父母均葬于长安城东南,所以宣帝筑陵于杜东原。 西汉帝陵的形制有两类:一类是霸陵因山为陵的形式,墓葬开凿于山崖中,不另起坟丘。其他10陵则属另一类,都筑有高大的覆斗形夯土坟丘,一般底部约150~170米见方,高约20~30余米,以武帝茂陵坟丘最大。汉代帝后合葬同茔而不同陵,后陵大多在帝陵的东面,坟丘亦较帝陵为小,惟吕后坟丘大小几乎与高祖长陵坟丘相等。从阳陵开始,在帝后坟丘的四周筑平面方形的夯土垣墙,每面垣墙的中央各辟一门,门外立双阙。这种围坟丘一周的方形陵园,是西汉帝后陵园的通制。陵园之旁建寝殿和庙。 西汉诸陵的陪葬墓都在帝陵之东,长陵陪葬墓规模最大。茂陵陪葬墓中有著名的卫青、霍去病墓。这些帝陵加上皇亲国戚、权臣列侯的陪葬墓自东而西绵延百里,正如古诗所云:“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侯”(彦谦《长陵诗》)。长陵开始置陵邑。汉朝建都长安以后,便将齐、楚诸国的大姓和有功之臣都迁到长陵邑来。自此而后,往往把高官豪富之家迁到各陵邑中去,将有实力的豪族控制在长安,以便巩固汉朝的统治。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下诏罢置陵邑,因为强迫移民而使百姓破产,引起社会上的动荡不安,设置陵邑对巩固政权已不起作用,所以从渭陵开始废置陵邑。 西汉有些皇帝还按帝陵规格修建其父或其母之墓,或以皇帝、皇后的礼仪安葬,如汉太上皇陵、薄太后南陵、钩邑夫人云陵,以及宣帝父母史皇孙和王夫人的陵墓等。这些陵墓或在皇室帝陵陵区附近,或在陵区之外的京畿之地。 杜陵在今西安市东南郊曲江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82年至1985年,开展了对汉宣帝陵和孝庄王皇后陵的陵墓、陵园、寝园及杜陵的陵庙、陵邑、陪葬坑和陪葬墓的考古勘察;并对帝陵陵园东门和北门遗址、寝园的寝殿遗址、一号和四号陪葬坑进行了考古发掘。汉宣帝陵封土底部边长175米,顶部边长50米,高29米。陵墓居陵园中央,四面正中各有一条墓道通向地宫,四条墓道的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墓道底部为斜坡墓道,均填土夯筑。陵墓周围筑有墙垣,四面墙垣正中各辟一司马门。陵冢东南575米为王皇后陵,其封土及陵园形制与杜陵相近,只是规模较小,建筑也较简陋。汉宣帝陵东门遗址距封土120米、通宽85米、进深20米,由门道、左右塾、左右配廊、散水等组成,布局规整,结构合理。帝陵寝园遗址位于杜陵东南,寝园四周筑墙垣,平面为长方形,占地20,880平方米。寝园内发现寝殿和便殿两大组建筑遗址。寝殿是寝园的主体建筑,位于寝园西部,大殿建在长方形的夯土台基上,用以祭祀。便殿在寝殿以东,是一组多功能的建筑群,由殿堂、院落和成套的房间组成,供存放皇帝衣履器物和祭祀者休息闲宴之用。在杜陵东北还发现了可能是陵庙的遗址。杜陵从葬坑发掘面积虽小,但出土的数以百计的裸体陶俑和车马器、兵器、金饼、建筑材料以及其他铜器、陶器、漆器等,显示出西汉帝陵极为丰富的埋藏内涵。杜陵既对西汉前期帝陵礼仪制度有所承袭,又对后代帝陵发生影响,在汉代帝陵中具有代表性。杜陵的发掘使我们对汉代帝王陵墓的陵区以及礼制建筑的布局、形制有了清楚的认识,表明了西汉帝陵是当时都城长安的缩影,其陵园形制、布局是仿照皇宫进行建造的,使我们对汉代帝陵有了直观地了解。 汉景帝阳陵位于咸阳市正阳乡张家湾村北原上,是汉景帝刘启和王皇后的合葬陵园。陵园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近6公里,南北宽1~3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帝陵坐西朝东,居于陵园的中部偏西,平面为亚字形,四面各有一条墓道,坐西向东。封土四侧各有从葬坑一排,其外为夯土垣墙,四侧均有三出阙门,是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一组三出阙,南阙门遗址已经发掘;后陵、南区丛葬坑、一号建筑基址等距分布于帝陵四角;嫔妃陪葬墓和德阳庙位于帝陵南北两侧,左右对称;刑徒墓地及三处建筑遗址在帝陵西侧;陪葬墓园棋盘状分布于帝陵东侧的司马道两侧;阳陵邑则设置在陵园的东端。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布局规整,结构严谨,充分显示了唯我独尊和严格的等级观念。阳陵陪葬墓园区西起帝陵东侧约1100米处,全长2350米,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墓园之间以壕沟分隔,目前已钻探发现东西向壕沟22条,由壕沟分隔而成的陪葬墓园16排107座,已探明的各类大中小型墓葬五千余座。阳陵帝陵陵园四门以内,封土以外,墓道两侧发现从葬坑81座,其中东侧21座,南侧19座,西侧20座,北侧21座。坑的宽度绝大多数在3.5米左右,深3米左右。东侧、西侧丛葬坑均为东西向分布,主要埋藏有骑兵俑、步兵俑、羊、狗、猪等各种动物俑和陶器、铜器、漆器、兵器、车马器等;帝陵北侧丛葬坑为南北向分布,已知有各式兵器、车辆、步兵俑、生活用具等;南侧坑内的遗物尚不清楚。阳陵陪葬坑出土的彩绘陶俑造型比例适度,体型匀称,刻划细致,工艺精湛,神态逼真,特别是陶俑的面部表情丰富多样,颇具个性,勘称艺术珍品。1972年发现的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阳陵形徒墓地,葬式不一、排列无序,带有刑具的累累白骨反映出修陵劳动力的使用情况。 1970年开始发掘的长陵附近杨家湾汉墓及陪葬坑,将3000多件彩绘兵马俑展现于世,提供了研究汉代军制、战阵、武器装备等情况的宝贵资料。杨家湾汉墓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在西汉帝陵陪葬墓中很有代表性,墓主可能是周勃、周亚夫父子。1981年发掘的茂陵陪葬墓从葬坑出土的230多件“阳信家”用物,以铜器居多,鎏金铜马和鎏金银铜节熏炉是西汉青铜器中的精品,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金属冶铸技术。 西汉皇帝陵墓以帝陵为中心的复杂而规整的布局,显示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专制主义意识和严格的等级观念。汉代帝陵的形制为中国古代皇帝的陵墓制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帝陵制度有很大影响。目前西汉帝陵内的构筑及埋藏情况因为尚未发掘,所以还不清楚;另外关于各帝陵陪葬坑的方位和具体数量因发掘尚少,了解也不多。随着西汉帝陵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西汉帝陵的全貌将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汉宣帝的陵墓在什么地方

杜陵,是汉宣帝刘询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三兆南,因建于当时的杜县而称杜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及其周边种植了大片的树木,是西安市称之为“都市森林景观”的千亩生态林,名曰“亚森上林苑”。时值冬日树木光秃秃的,只是树丛很稠密,林中有水泥路指向陵前,路旁还能看到标注为“杜陵”的文物保护碑和陵园界碑。
汉宣帝刘询是西汉第十位皇帝,本名病己,字次卿(公元前91年-前49年),汉武帝曾孙,刘询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他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在对外关系上,刘询于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曾联合乌孙打击匈奴,后趁匈奴内部分裂之机,与呼韩邪单于建立友好关系,使边境逐步宁息。又设置西域都护,使西域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神爵元年(前61年)击败西羌,后任将军赵充国实行屯田,加强边防,使羌人归顺。刘询统治期间“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史称“宣帝中兴”。公元前49年冬,刘询得病,12月病重,诏命侍中、乐陵侯史高为大司马兼车骑将军,太子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少傅周禄堪为光禄大夫,共同辅佐太子。不久,刘询病死于长安未央宫,终年42岁,葬于杜陵。
杜陵巨大的封土位于陵园正中,夯土筑成,呈覆斗状,高29米,底边长为170米,顶边长50米。陵前立有大小几通石碑,碑文大都泯灭不清,无法辨识,只有一通还能看清碑文,上书“汉宣帝杜陵”六个大字,是清乾隆丙申年秋季咸宁县知事丁尹志所立,碑文由陕西巡抚毕沅书写。封土上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冬日里一片枯黄,期间有游人登陵所踩踏出的小路通向顶端,登上陵顶举目远眺,整个陵区尽收眼底,东南方不远处高大的封土堆是王皇后的陵墓,杜陵除了宣帝和王皇后两座墓外,周围还分布着105个陪葬墓以及3个陪葬坑。杜陵东南186米处有寝殿建筑遗址,在该遗址处曾出土大量砖瓦建筑材料和鎏金铜构件。
陵区目前基本处于原始状态,还未进行相应的旅游开发,只是在是林中经营着一些所谓“农家乐”以及“野外拓展训练”项目,给人感觉与历史文物环境相去甚远,格格不入,时值冬季,天气寒冷,无人光顾,显得很是荒凉。
冬季难得有这么好的天气,在温暖的阳光中,陆续有一些游人前来登陵,凭吊这位统治期间“吏称其职,民安其业”的西汉“中兴”之君
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距兴平县城东15千米。西汉时,茂陵地属槐里县茂乡,武帝在此建陵,故称茂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位54年。他的雄才大略,使西汉王朝达到了强盛的顶点。武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前139年),开始修建茂陵园,在汉诸陵中建筑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埋藏珍奇宝物最多。《汉书。贡禹传 》载:"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相传武帝身穿的金缕玉衣、玉箱、玉杖和武帝生前所读的杂经30余卷,盛于金箱,也一并埋入。茂陵外部全用夯土筑成,形似覆斗,显得庄严稳重。今实测,陵高46.5米,顶部东西长39.5米,南北宽35.5;墓冢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东西墙垣430.87米,南北墙垣414.87米,城基宽5.8米。当时陵园有许多殿堂、房屋等建筑,仅陵园管理人员就达5000人。茂陵东南营建军了茂陵县城有27.7万多人居住,当时较繁华。 茂陵周围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等陪葬墓。霍去病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58年在这里建立了茂陵博物馆。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青年军事家。18岁随卫青出征匈奴,曾先后6次出击,终于打败了匈奴入侵者。因功高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候。霍去病死时仅24岁。为了纪念位这位青年将军的赫赫战功绩,汉武帝特为他修建了这座墓冢,形式象征祁连山、并雕刻各种巨型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这些大型石刻有马踏匈奴、卧马、跃马、石人、伏虎、卧象、卧牛、人抱熊、怪兽吞羊、野猪、鱼等15件。尤以马踏匈奴最为有名。这批石刻题材新颖、生动逼真、雕刻简炼浓厚,高度体现了汉初沉雄、博大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是我国目前保存的古代成组大型石刻艺术的杰作。

寒暄对当了25年皇帝后去世,去世的时候四十三岁,去世之后葬在了现在陕西西安南郊的杜陵。

西安市东郊的杜陵
文章标题: 汉宣帝葬在了哪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2908.html
文章标签:汉宣帝葬

[汉宣帝葬在了哪]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