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4-11 22:48:38 | 作者:葉神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在每年的3月到9月,关于贝类中毒事件在太平洋沿岸某些地区频繁发生,几乎年年都在提醒,但是年年全球都有报告说中毒,这些地区包括了美洲,亚洲、东南亚等地,我国浙江几十年来,也曾多次报道出关于织纹螺 (Nas-sarius spp)中毒事件,并且总计中毒数百人,死亡数十人,所以贝类中毒并不是一个罕见的事情,而是频繁发生的事情。
贝类
贝类之所有出现这么多的中毒事件,也是因为它的食用价值非常高,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部分贝类还会携带剧毒,如果不处理好,将带来致命的危机。贝类属于软体动物中的一类,而在全球范围之中,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现存的有11万种以上,所以那些能吃,那些不能吃并没有一个界限,而我们生活之中,最常见的也就是贻贝、蛤类、螺类、牡蛎、扇贝等。
这几种是我们吃得最多的,也是引发中毒事件最高的,同时,针对不同的贝类,它的中毒情况还不一样,因为所含毒素的种类不同,所以对采取中毒之后的措施,还是非常困难的。其中贻贝应该是大家最为了解的一种,我们又称之为海虹。该贝类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及东海沿岸,所以要想捕捞,其实非常的容易,那么吃的人也就更多了
为何贻贝会有毒?
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个误区,贻贝本身是没有毒的,而之所以它有毒,是因为它的体内在自己摄入食物的时候,将其含有毒素的“有毒单胞藻”吞进了体内,但是该生物并不会因为有毒单胞藻的摄入而出现死亡,这是跟贻贝的体内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摄入之后,有毒藻类还不会被排出体外,而是堆积在贻贝的体中,转变成为了麻痹性贝毒,也就是
,当然这是贝类毒素的主要一种之一,该毒素与我们说的河豚毒素、织纹螺类似。
而这种毒素并不会轻易地被人在食用之前给清理到,同时这些毒素是无色无味,耐热性极强,所以在高温烹饪的状态之下,也未必能够破坏掉毒素的结构,让其失去毒性,那么人一旦吃了含有毒素的贻贝就会中毒,这就是原因,除了贻贝之外,螺类、牡蛎、扇贝等产品之中,也是常见的,所以贝类中毒就是这样来的,一般来说,中毒症状的特点,以麻痹性最为常见,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麻痹性贝类毒素到底多强。
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强度有多大?还能吃吗?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当然上面也说了,贻贝本身是不具有这个毒素的存在,而是因为摄食进入体内的,而该毒素——毒性极强,尚无特效的解毒方法。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这种毒素仅0.5mg就能使人死亡,毒性是眼镜蛇毒的80倍。所以我们尽量是不要吃贝类,才是最好的避免方式,当然吃也行,需要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食用贝类时应除去内脏等等,中毒了的话,带来的影响就不低了。
而在我国沿海,我们已知能引起赤潮的生物有260余种,其中能产生赤潮毒素的就有78种,贝类生物就是其中之一,只要藻毒素在贝类物种之中进行积累,当毒素含量超过人类食用安全标准时,就会出现中毒的危险,一般麻痹性贝类中毒的潜伏期最短是在5分钟,最长可达4小时,所以有些人可能反应很快,有些人反应就很慢,而死亡通常发生在病后2~12小时内。
这就是麻痹性贝类毒素带来的影响,不过为了吃,很多人可能也不会在意这些海鲜产品的来源,以及对海鲜产品的监测,所以才会引发中毒事件的频繁发生,同时由于赤潮发生的频率不断上升,所以对贝类中毒事件产生的频率也有所上升。
赤潮现象为何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有什么影响?
赤潮的发生跟生态环境少不了关系,虽然人类工业,农业的迅速发展,对沿海的污染性可以说越来越大,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出现大规模的不稳定现象,所以还有自身“控制赤潮”就减弱了,加上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赤潮的频繁发生,那么在“双重影响”之下,赤潮的频率必然会上升,而赤潮发生之后,带来的危机也非常的大。
除了我们说的赤潮带来的贝类产生毒素,对人类带来影响之外,还对海洋生物会产生区域性灭绝,因为在发生赤潮的区域,容易导致水中缺氧现象,所以会引发大规模的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直接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就算是鱼类不直接死亡,鱼只要吞噬了有毒藻类,也会导致死亡。所以这是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危机。
当然如今科学界也在想办法进行对赤潮的控制,希望减少出现的频率,但是从如今的情况来看,要想根除的可能性还不大,就看未来是否能够进一步的降低赤潮带来的生命,生态系统的影响才行。赤潮是一种海洋异常现象,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这说明它是一直存在,只不过如今的规模大了,带来的影响大了很多。
全站搜索